当 “AI 会不会取代演员” 这一辩题在现场抛出时,几乎所有在场者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反对阵营。这一现象其实不难理解,毕竟现场汇聚的大多是演员,他们凭借对自身职业的认知和对行业现状的判断,坚信自己赖以为生的 “饭碗” 暂时不会被 AI 夺走,这份对职业的坚守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,让他们在这个辩题上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初始立场。
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现场最年长的演员唐国强,却在众人皆反对的氛围中,毅然决然地表达了认同的态度,坚定地提出 “未来,AI 会取代演员” 这一颠覆多数人认知的观点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他并非空口无凭,不仅清晰透彻地阐述了自己持此观点的原因,还在随后 1 对 7 的不利辩论局势下,有条不紊地一一驳斥了其他七位反对者的观点,展现出极强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。
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,刘涛率先提出了最具普遍性的观点:“AI 是服务于人的,只能做人的辅助,取代不了人。” 这一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认知,认为 AI 无论如何发展,始终只是人类的工具,无法超越人类本身,更不可能取代演员这一需要情感、体验和创造力的职业。

面对刘涛的观点,唐国强反应迅速,瞬间指出了其中的漏洞。他着重强调:“我们讨论的是 AI 能不能取代演员。” 一句话将辩论的焦点拉回核心议题,避免了话题的偏移。随后,他进一步重申了自己的核心观点:AI 不会取代人类,但会取代演员。这一观点并非凭空臆想,唐国强或许是看到了 AI 在技术层面的飞速发展,比如 AI 能够模拟演员的表情、动作,甚至模仿特定演员的声音和表演风格,在一些不需要复杂情感深度挖掘的场景中,AI 完全有可能胜任演员的工作。而且,从行业成本角度来看,AI 一旦成熟,无需支付高额片酬,也不会出现档期冲突等问题,对影视制作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。同时,他也清醒地认识到,人类所拥有的复杂情感、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创造性思维是 AI 无法复制的,所以 AI 只能取代演员这一职业角色,而无法取代人类本身。唐国强的这番论述,既展现了他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,也体现了他对人类自身价值的深刻认知,在这场辩论中独树一帜,引发了人们对 AI 与演员职业关系的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