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 8 月,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遭遇重大挫折,市场份额跌破 40%,滑落至 38%,创下自 2017 年 10 月以来的月度历史新低。想当年,特斯拉可谓风光无限,独占美国超 80% 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,如今却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,不禁让人感叹市场变化之快。
从市场竞争环境来看,其他车企的崛起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压力。近年来,众多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,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产品。现代、本田、起亚和丰田等品牌,不仅在车型设计上更加贴合消费者的需求,还通过提供更大幅度的优惠措施,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。数据显示,这些品牌在采取优惠策略后,电动汽车销量增幅在 60% 至 120% 之间,市场份额也随之显著提升。相比之下,特斯拉在经销商层面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。

特斯拉自身的战略调整也是导致市场份额下滑的重要因素。当其他车企专注于不断丰富电动汽车产品线时,特斯拉却将重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,甚至推迟并取消了平价电动汽车车型的研发计划。特斯拉万亿美元估值的很大一部分都押注在了这一战略转变上。然而,目前来看,核心汽车业务仍是特斯拉的盈利支柱。其在 2023 年推出的 Cybertruck 皮卡,市场表现远不及中型轿车 Model 3 和中型 SUV Model Y。尽管 Model Y 完成了升级,但升级效果未达预期,这也使得特斯拉正面临连续第二年销量下滑的困境。正如考克斯汽车公司行业洞察总监所说:“只要你还是一家汽车企业,没有新产品推出,市场份额就必然会下滑。”
此外,马斯克的一些行为也对特斯拉品牌产生了负面影响。马斯克的右翼政治活动以及他与美国总统唐纳德・特朗普的关联,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,导致部分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抵触情绪。

展望未来,随着联邦税收抵免政策在月底到期,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可能会出现下滑,这无疑将给特斯拉以及其他车企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。特斯拉若想重新夺回市场份额,必须重新审视自身战略,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出速度,提升产品竞争力,同时修复品牌形象,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。而对于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来说,特斯拉市场份额的变化也预示着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未来的竞争将更加精彩纷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