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手机市场的激烈角逐中,每一季度的份额变化都备受关注。2025 年第二季度,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复杂的态势,其中 2000-3000 元价格区间的格局既有延续,也有令人意外的变动。
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,Canalys 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5 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6780 万台。华为以 18% 的市场份额重夺榜首,出货量达 1220 万台,同比增长 15%;vivo 出货 1180 万台,市场份额 17%,同比下降 10%;OPPO(含一加)出货 1070 万台,市场份额 16%,同比下降 5%;小米出货 1040 万台,市场份额 15%,同比增长 3%;苹果出货 1010 万台,市场份额 15%,同比增长 4%。

聚焦到 2000-3000 元价格区间,第一季度时,vivo 以 22.70% 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,OPPO 以 22.21% 紧随其后,小米与华为均为 19.72% 并列第三,荣耀为 12.25%,realme 为 1.78%。而到了第二季度,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。vivo 虽然仍排名第一,但市场份额降至 22.46%,环比减少 0.24 个百分点;小米上升至第二,市场份额为 21.17%,环比增加了 1.44 个百分点;OPPO 排名第三,市场份额变为 19.26%,环比减少 2.95 个百分点;华为排名第四,市场份额为 18.32%,环比减少 1.40 个百分点;荣耀排名第五,市场份额提升至 15.97%,增加了 3.72 个百分点;realme 也实现了份额增长,增加 0.17 个百分点。
最令人意外的是,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,在这个价格区间只有小米、荣耀、realme 的市场份额在增加,而 vivo、OPPO、华为的市场份额都在减少。对于这种变化,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。

小米在该季度的增长可能得益于其产品策略。例如,在 “618 大促” 期间,作为 Redmi 系列主力机型的 K80,起售价格从发布时的 2499 元在叠加国补后被拉到 1600 元价位档,以高性价比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。同时,小米持续推进的生态联动策略,对年轻消费者具有较大吸引力,即便非小米手机用户,在家电选择上也可能因生态统一性而青睐小米品牌,这也间接提升了品牌在手机市场的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