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 年,贾玲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家庭。这个日后在舞台上用笑声感染无数观众的喜剧人,童年时却是个十足的假小子,胆子大得出奇,爬树掏鸟窝样样在行,与同龄女孩的文静截然不同。不过,她也有个让家人又爱又 “愁” 的特点 —— 特别能吃,好在家人都把她宠成了掌心宝,从未因贪吃苛责过她,这份无忧无虑的宠爱,成了她童年最温暖的底色。
10 岁那年,贾玲偶然迷上了《曲苑杂坛》,节目里的相声段子、小品表演让她着了迷,天天对着电视模仿里面的台词和动作,学得有模有样。家人看出了她对表演的热爱与天赋,觉得 “这孩子有戏”,便特意为她找了表演老师,正式开启了她的艺术启蒙之路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贾玲的表演才华逐渐显露,也在心中埋下了对舞台的无限向往。

高中毕业后,怀揣着演艺梦想的贾玲,义无反顾地奔向北京,目标直指北京电影学院。然而,现实给了她第一次重击,她在专业课考试中落榜了。但这个性格倔强的湖北姑娘并未就此放弃,不甘心的她选择留在北京,一边在餐馆当服务员维持生计,一边坚持复习,心里憋着一股 “来年再战” 的劲儿。更让人动容的是,姐姐为了支持她的梦想,竟然毅然放弃了自己已经考上的大学,这份沉甸甸的姐妹情,成了贾玲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第二年贾玲成功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。原本她满心欢喜地想学表演专业,可命运却开了个阴差阳错的玩笑 —— 母亲在接到学校电话时,误将 “戏剧表演班” 听成了 “相声班”,就这样,贾玲稀里糊涂地走进了相声班。起初她还有些失落,但很快就被相声艺术的魅力吸引,那时候的她每天都乐呵呵的,觉得未来一片光明,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样子。

可就在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时,命运给了她最致命的一击。入学仅一个月,家里传来了晴天霹雳:父母在田里捆稻草时,母亲坐在小翻斗车上,车子突然发生意外,母亲从车上摔了下来,脑部受到重创。尽管全力抢救,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母亲的生命。当贾玲心急如焚地坐火车赶回家时,迎接她的不是熟悉的家门,而是冰冷的火葬场。姐姐扶着柱子,浑身颤抖地走出来,哭着对她说:“快进来看妈最后一眼吧。” 那一刻,贾玲的世界彻底崩塌了,19 岁的她,永远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,天仿佛真的塌了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