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暑期档的电影市场中,《东极岛》虽在内容叙事上存在争议,但在制作层面却展现出了肉眼可见的工业技术进步,堪称暑期档制作最为精良的影片之一。其在技术运用、拍摄难度把控以及演员表现等方面的努力,都值得被看见与肯定。
水戏拍摄向来是电影制作中的一大难题,即便是在技术成熟的好莱坞,实拍水戏也让不少团队望而却步,就连以技术创新闻名的卡梅隆都不敢保证能百分百搞定。而《东极岛》在水戏拍摄上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。影片大胆挑战复杂的水下场景拍摄,无论是水下动作的呈现,还是光影效果的营造,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影片采用了 IMAX 全幅摄像机进行拍摄,这种先进的拍摄设备能捕捉到更为细腻的画面细节和更广阔的视野,将东极岛的海景风光与水下世界的奇幻景象完美呈现,让观众在影院中获得了极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,这一技术选择也彰显了制作团队对品质的追求。

演员们在影片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他们用敬业与拼劲为角色注入了生命力。吴磊和朱一龙作为影片中的重要演员,在水下戏份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。水下拍摄对演员的体能和憋气能力要求极高,他们需要在水下完成闪转腾挪的动作,即便有后期特效的辅助,每一个表情、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真实地在水下完成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拍摄效果。为了呈现出最佳状态,他们在拍摄前进行了大量的训练,在拍摄过程中更是克服了水下环境带来的种种不适,用专业的态度完成了一场又一场高难度的戏份。

除了水下拍摄的挑战,影片在演员调度上也面临着不小的考验。由于剧情需要,影片中出现了中外演员混杂的阵容,动辄上百人的拍摄场面屡见不鲜。如此庞大的演员团队,在拍摄过程中的调度、协调工作极为复杂,无论是戏份的安排、走位的设计,还是语言沟通上的障碍,都需要制作团队付出极大的精力去解决。而《东极岛》的制作团队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,确保了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,从侧面体现了团队成熟的制作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。
《东极岛》在制作层面的用心与投入,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电影工业技术的进步与潜力。尽管影片在内容叙事上存在争议,但这份在技术探索与演员敬业精神上的坚持,依然为暑期档电影市场增添了一抹亮色,也为国内电影制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