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投身扑朔迷离的案件侦查前,连海平的生活和万千普通中年男人并无二致,被儿子的升学问题搅得焦头烂额。这位在办案时目光如炬、逻辑缜密的侦查骨干,褪去警服后只是个被生活琐事缠绕的父亲,尤其在需要社交的场合,他骨子里的社恐特质便暴露无遗。当妻子(梅婷 饰)三番五次催促他去见学校领导时,他内心的抗拒与挣扎,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中年人的无奈与平凡。
连海平的社恐并非刻意疏离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不自在。平日里他话不多,和同事交流案情时能条理清晰地分析细节,可一涉及人情往来就瞬间卡壳。单位聚餐时他总坐在角落,别人推杯换盏时他默默扒饭;遇到邻居热情打招呼,他会下意识低头点头,回应的声音细若蚊蝇。妻子常调侃他 “办案时像猛虎,社交时像绵羊”,这话虽带着玩笑,却精准戳中了他的软肋 —— 他不擅长说场面话,更不懂如何用寒暄拉近关系,在需要 “活络” 的场合里,他总像个误入的陌生人,浑身不自在。

儿子小升初的关键节点,让连海平不得不直面最头疼的社交难题。妻子托关系打听得知,想让儿子进重点初中,必须和分管招生的副校长 “通融通融”。“你去见个面,送点伴手礼,好好说说孩子的情况就行。” 妻子把包装精美的茶叶塞进他手里,语气不容置疑。连海平捏着茶叶礼盒的手微微出汗,指尖反复摩挲着礼盒上的缎带,嘴里嗫嚅着 “这样不好吧”,却在妻子 “为了孩子” 的眼神里败下阵来。他心里清楚,自己连和小区保安多说两句话都会紧张,更何况是面对素未谋面的校领导。
约定见面的那天,连海平特意穿了件熨烫平整的衬衫,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学校门口,却在传达室门口徘徊了十多分钟。他对着玻璃门整理衣领,反复在心里演练开场白,可当副校长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时,他刚到嘴边的 “您好” 瞬间卡在喉咙里。“连警官?久等了。” 副校长主动伸出手,连海平慌忙放下手里的礼盒去握手,指尖的汗渍蹭到对方手背上,他脸颊瞬间涨红,下意识低下头盯着自己的皮鞋尖,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。

办公室里的交谈更像是一场煎熬。副校长泡了茶递给他,他双手接过时杯底碰到桌面发出轻响,惊得他肩膀微微一颤。妻子叮嘱的 “孩子成绩不错”“对贵校很向往” 等话术,到了他嘴里变成颠三倒四的碎片,眼神始终躲闪着副校长的目光,要么盯着墙上的校训,要么盯着自己交握的双手。当副校长谈及 “按规定招生” 时,他明明准备了儿子的获奖证书想争取机会,却涨红了脸说不出 “通融” 二字,最后只是讷讷地说 “添麻烦了”,便仓皇起身告辞。走出办公室时,他后背的衬衫已被冷汗浸湿,仿佛刚结束一场高压审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