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圈的合作有时像一场易碎的玻璃戏,稍有不慎便会裂痕遍布。张碧晨与汪苏泷的这场风波,最终落得个双输的结局 —— 她失去了一首本该成为代表作的金曲,他弄丢了一段曾惺惺相惜的友情,两人心中的苦涩,或许比外界看到的更为浓重。
对张碧晨而言,那首未能面世的合唱曲,曾被团队寄予厚望。歌曲 demo 流出时,她标志性的空灵嗓音与旋律的适配度惊人,副歌部分的转音处理更是被业内人士称赞 “教科书级别”。据说录音棚里,她为了一个气音的弧度反复录制了十七遍,结束时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却捧着保温杯笑说 “这次肯定能火”。可如今,这首歌被永久搁置,如同亲手种下的花在盛放前被连根拔起。她的音乐生涯里,从不缺传唱度高的作品,但这首融合了叙事感与爆发力的歌,本可以成为她从 “OST 女王” 向 “创作型歌手” 转型的关键一步。失去它,不仅是少了一首单曲,更是错失了一次突破自我的机会,这种遗憾,或许会在每个深夜录歌时悄悄爬上心头。

汪苏泷的失落,则藏在那句 “以后不再合作” 的声明里。他曾在采访中说过,最欣赏张碧晨对音乐的 “轴”,两人第一次在音乐节后台碰面,就因为争论一个和弦走向聊到凌晨三点。他为她写过三首歌,每首都会标注 “适合碧晨的音域”;她在他演唱会嘉宾席上,跟着旋律轻轻哼唱的样子,曾被粉丝拍下来做成 “神仙友谊” 的集锦。可如今,这段始于音乐的交情,终究没能跨过现实的坎。对向来重情义的汪苏泷而言,失去一个能在创作上碰撞火花的朋友,比丢了一次商业合作更让人心疼 —— 以后录音时遇到瓶颈,再也找不到那个能秒懂他和弦意图的人;庆功宴上开酒瓶时,少了那个会笑着吐槽他 “酒量差还爱逞强” 的身影。

这场双输的格局,像一张无形的网,把两人都困在其中。张碧晨近期出席活动时,被问及新作品眼神明显闪躲,唱到动情处喉间的哽咽,比任何解释都更说明问题。那首歌里藏着她对音乐的野心,是她在经历事业低谷后卯足劲的一次起跳,如今却重重摔在原地。而汪苏泷在直播里弹吉他时,下意识弹起那首合唱曲的前奏,手指在琴弦上顿了两秒才慌忙切换和弦,眼底一闪而过的落寞,藏不住对这段情谊的惋惜。